
你可能很难想象,一个每天和钢筋混凝土打交道,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滑板公园建筑工人,也可以是一位艺术家。当然,建筑一个滑板公园本身就是打造艺术的过程——但我们要说的,是一种关于绘画的天赋。
你可能很难想象,一个每天和钢筋混凝土打交道,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滑板公园建筑工人,也可以是一位艺术家。当然,建筑一个滑板公园本身就是打造艺术的过程——但我们要说的,是一种关于绘画的天赋。
Mike Clarke 的「WhytMykConcrete」工作室在“手指滑板圈”非常出名,因为他所做的道具每一个都堪称独一无二的手工艺术品。
科西莫·卡索尼(Cosimo Casoni),1990 年出生于佛罗伦萨,在佛罗伦萨和米兰之间生活和工作。十几岁开始接触滑板及其他街头文化,但真正令他着迷的,还是滑板。与我们介绍过的绝大多数艺术家不同,他是少有真正使用滑板创作艺术的艺术家。
除了那些标志性的迪奥字体和优质面料剪裁,你肯定也见过 Dime 上的一些标志性插画,它们采用大面积的彩色或由简单线条构成。而提供这种风格的,便是今天要出场的艺术家 Vincent Tsang,Dime 的艺术总监和营销主管。
我们的老友 Patrik Wallner 将和香港 852 滑板店合作,在当地 Young Soy(样衰画廊)举办自己的新展览「PAPER TRAILS|纸钞的痕迹」(暂译)。
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介绍过很多滑板艺术家,但是专注于画 DIY 滑板地形的这还是第一个。来自英国的 Lorna Goldfinch 人到中年半路出家开始滑板,并创作地形画,中国的滑手们也都画起来呀,用自己的创意去表达!
Nathan Kostechko 的童年经历已经预言了他的人生。叔叔是艺术家,爸爸冲浪,哥哥滑板。童年搬去新家后,恰好邻居正在造一个 mini ramp。几天后,他便和这家的兄弟搭上话并迅速成为朋友。
苹果在昨晚的发布会上带来了最新一代的手表,除了性能升级以外,还带来了一些全新表盘。其中艺术家 Geoff McFetridge 带来一贯的简约图形运用,和浓厚的个人配色风格设计,实在让人感到欣喜!
艺术家,总是热衷观察这个世界,将生活中常见却被忽略的元素放大,以此与观众沟通并反应当下。在沟通之前,我们先来几张照片感受一下。
你听说过关于 Indy logo 的争论吗?多年以来,这一直是滑板圈的热门话题。有人说它看起来与二战德军标志相似,而另一些人则认为,这个 logo 的意义超越了二战中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