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bruary 18, 2013 / / COVERSTORYINTERVIEWISPOORIGINAL

滑板视频是怎样拍成的 - Patrik Wallner专访


KickerClub.com春节后首个重磅采访新鲜出炉!近几年因为给Converse拍摄了"逆","付令超的反向生活","Meet The Stans"等滑板旅行纪录片而大红的滑板摄像师Patrik Wallner的详细采访.他的滑板电影拍摄之路,使用器材,拍摄剪辑技巧,对新人的建议,拍摄生涯幕后花絮一网打尽,如果你也想踏上滑板电影拍摄之路,这篇采访不能不看.

46638_426080203820_183593_n
你来自哪里?
我父母来自汉堡,我在德国出生,但我在匈牙利长大,母语也是匈牙利语. 所以当人们问我来自哪里时候,我有时候说我来自德国,有时候说我来自匈牙利,随机应变.

在你来中国为converse拍摄之前,你在做什么?
我一直住在纽约。我一直在做摄像师的工作,无论何时我都喜欢拿着一台摄像机.我有一台Sony VX2100,
我在纽约时候就一直在拍摄纽约滑板圈的事情Billy Rohan等等,也拍纽约本地滑手……这段时间很多朋友也指导我拍摄,该怎么拿摄像机等等……慢慢我就比较专业了,也有了很多工作机会.

我听波仔说你在大学主修课程就和拍摄有关系是吗?
对,我还没有完成这个学业。我去了伦敦的学校,因为这是一个比较保险的选择,那段时间我在滑板上面赚到钱,我拍摄片段卖给一些公司,当时在巴塞罗那,我想为什么我不去好好学习一下呢?于是就去了伦敦学习,在那学习了两年,有一天我忽然问自己我在这干嘛啊?这鬼地方天天下雨,虽然我在那里交了很多朋友,但是一年里260多天下雨,所以虽然还有一年就可以完成学业但我还是没有等下去。是的我学习的是拍摄有关东西,比如摄像,摄影,剪辑等等,总的来说是和影片制作有关的知识。

pi1
所以这段时间对你的拍摄技术,你的职业生涯来说是很重要的吗?

准确的说对我的滑板拍摄生涯中并不是特别大的影响,但是大学的教育确实为我的人生打开了更多的门,大学给了我更好视野,更多兴趣。比如我在大学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,很多具体的技术和更有效率的影片拍摄方法。虽然我在上大学之前就有了一定摄影和摄像的基础,所以大学并没有让我进步更多,也许是我选错了专业。但是我得说如果是一个对摄影摄像充满兴趣的新人却无从入手,那么上学校里学习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。

8岁时候和我的朋友们一起拍摄影片,当然当时我们觉得我们的电影棒极了,但仅仅是孩子的游戏而已。最开始我想是2000年左右,后来我们开始有剪辑小组,开始有为客户拍摄和制作影片,这段时间刚好是互联网开始爆发的时间 。在这之前我们只有两台老式的录像机,拍好后两个一起剪辑。我记得我当时也还在学习拍摄,当然当时制作的东西也很粗糙,现在来看不值一提。
35mmPatrikWallner_Balkh_PatrikBalkhLOWQ
你最早的大项目是?
是一部叫做《Translations》的影片,是一部全长的滑板电影,纪录片风格。我后来的拍摄都是纪录片风格,在这之前也有很多的对话,是记录了一次在巴黎的公路旅行。我独立开始这个项目。
独立?没有赞助商嘛?
没有的,我后来才有赞助商,但是我是独立开始的。我来到中国,还去了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,费用很高,那时候还没有公司赞助,也很难去寻找公司赞助,因为我还没有成果可以展示。我当时住在巴塞罗那,2006~2007年,我见到了一些德国朋友,并开始为Adidas工作了一段时间,期间我拍摄了很多的滑手,也有瑞士人,就这样我集中了一批可以拍摄的人, 只是『嘿我这里有你5分钟的片段,我这有他3分钟的片段』这种,大家觉得可以一起拍摄一部影片,当时有些人甚至都不太熟,后来大概经过了一年多的拍摄积累了很多素材,后来就旅行了很多国家,包括中国、越南、摩洛哥还有欧洲一些国家,这是一段很棒的经历,也是这段时间我开始做动画(motion graphic)的拍摄,在intro中,我做了很多的motion graphic的东西。
我看到了那种我喜欢的特效,我看到有个澳大利亚人在做,我就Email他,告诉他我在拍摄一部滑板电影,问他能不能帮我作这种特效,我可以付大概700美金,他说大概得需要7000美金……算了我还是买本书吧,我花了大概3个月时间终于搞明白了,但还不完善,但我想我真的尽了全力了
很多在线的教程也棒了很大忙,互联网真的是一个有用的工具,几乎任何你想要的效果,都可以在网上跟着教程一步一步的学
pi2
你刚才提到的《 Translations》这部影片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?
那是2008年的作品,这是我销售的第一部DVD

到目前为止你最喜欢的作品?
我想是meet the stan,因为这是最新的,其他的我已经看了太多遍了。”缅甸”的结尾我也非常喜欢,最近拍摄的纪录片结尾都非常有趣。我想片子应该有个积极的结尾,但我觉得我还可以做的更好.

你得下一个项目是?
我很想继续拍滑板纪录片,但是目前我还有其他工作,我过段时间会参与Skateboarder杂志的一个拍摄,会到印度,我会去越南几个城市拍几集killing season,这大概是2月份的计划;之后是和walker合作一个项目,为Circa拍一个滑板片。然后就应该是一个春季旅行或者夏季旅行,也许有可能会去伊朗还有其他中东的国家,那边非常合适拍照

你使用的设备是?
下周我要买一个新的摄像机Nikon D600,因为我有很多nikkor的镜头,所以我会选择尼康的设备.

你觉得GH2和GH3怎么样?
它们的尺寸很小很轻便

自动对焦也很棒
是吗?我几乎不用自动对焦,你是说拍照还是摄像?如果是摄像的话我就不会用,我不会用这个拍Guy Mariano,因为《Pretty Sweet》都使用松下的标准。但是我觉得如果旅行拍摄的话,这部机就太棒了,也有不错的镜头,我想GH3会更好一些
pi3
你是Nikon派的,那么你还有什么设备?
现在我用的是canon 60D(现在他已经买了Nikon D600),镜头都是Nikon的,我用转接环.我有28mmF2.8,35mmF1.4,55mmF1.2,80~250mmF4.5,10-24mm F3.5-4.5,还有一个鱼眼;我觉得我好像落下了一些,我还用过135mmF2.8.

声音设备呢?
MKE400,但是这个坏掉了,我最近一直有声音的问题,我的视频都会有咝咝的噪音,我想是录入设备出了问题,我买了新的麦克风,soundlazer。

软件?Final Cut?
不,我用Premiere,还有After Effect,从2008年我就用了很久,到2010年前我都在用PC,然后我们在黑海附近旅行拍摄,然后一个俄国人把我的电脑抢走了,当我把电脑抢回来之后发现屏幕都已经坏了,所以后来半年我一直在用外接的显示器,而且是非常破旧的一个,并且旅行中我一直得搬着它从2001到去年,我觉得我不得不买一部苹果电脑,我换了之后生活就舒心多了,我一直在用PC,换了系统之后我还是挺高兴的
35mmPatrikWallner_Bangkok_NaturalHairLOWQ
你最想要的设备?
我现在在拍PlanB的滑板电影,摄制组首席摄像师有很多设备我都垂涎三尺, 可以拍240帧/秒的摄影机,美极了,不过我得说拍滑板的话那机器不是很理想的设备,但是拍其他东西就很棒,比如超慢速摄像我还特别想要一个RED,因为我还没有用过。
我想这些工具是我在环境我能掌控的情况下用的,一般公路旅行我还是会选GH2这种机器,你知道轻便在旅行时候很重要,我不喜欢一个大背包,更何况背久了肩膀也会有压力。我觉得Nikon D600 也不错,这样我用一台机器可以拍照和摄像,减少设备数量。
pi4
给一些想要开始摄像的人来说,他需要如何开始呢?比如怎么跟滑手说想要拍摄,然后是先选歌还是怎么样,如何开始?
拿《Meet the Stan》来说,我一般都是从简单的想法交流开始的,比如说,“我想去中亚拍点东西”-“哦,不错”
像去年我在深圳,我就花时间看每个国家的签证(政策),然后再算一下大概的花费,做很多计算,比如酒店、火车从中国到哈萨克斯坦,长途大巴,我写了很长的Email然后看谁会对这个旅行有兴趣。在这哥旅行计划里我不得不分成两个部分,有的不能跟完全程的,美国人比如Berjinski,Walker Ryan,Jake McDonold,他们大概只能跟两到三周的行程,我们把这个旅行分成两部分,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:第一部分,中国到哈萨克斯坦,然后是哈萨克斯坦到阿富汗或者土库曼斯坦,这都没问题因为我和一个摄影师一起工作了很多次,他叫Brian Kelly,还有一个俄罗斯摄影师也想加入旅行,所以,最困难的部分就是你的计划要让人知道,然后成为一个团体,比如在哈萨克斯坦,我们这个团体有五十人,很夸张,我可不想再來一遍了……因为太多人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意见很难达成统一,连早饭时间都不能安排到一起。不过好的事情是你可以有其他摄影师可以协同工作。
我在旅行中都是把片段拍好后就收起来,我不带电脑,在旅行里我不太喜欢晚上剪辑视频,因为实在是太累了,而且我也想好好的享受旅行而不是一味的工作工作。我等完成旅行之后把素材一起导入到时间轴里,把所有素材观看一边,筛选动作片段,然后找感觉,建立影片结构,我一般都会记录在纸上,比如北京的片段集合到一起,哪里切入访谈等等. 然后我会开始选音乐,我非常喜欢某首歌我就用. 我找中东风格的歌曲,这部分很困难,比如我会发邮件给一些比较懂音乐的朋友,比如某某某就给了我土耳其的音乐,那种某某某感觉的风格,

有版权的是吧?
没有……付不起,当然,给converse这样的公司拍片的音乐肯定是有版权的,但是我的旅行就要划掉数千美元,我虽然会有赞助商,但是这些钱还是杯水车薪,有些我会做DVD,有些我做好了就发片,不管别的,我得赚不到钱的video我是不可能去支付版权费用的,当然我用人家的音乐不给钱不是一件好事,不过很多歌也确实很老了,很难找到版权方。

你剪辑视频的时候喜欢先选音乐对吧,还有什么习惯?
你知道滑板纪录片一般我只花六周时间去编辑,基本上和旅行的时间大致相近。但是采访对话片段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部分,因为每个人的采访一般都在1小时左右,我要收集他们叙述的材料,把各自的观点整理出来,然后加入滑板部分里,这不太复杂,这次我没有用太多后期特效,之前的作品里我用了很多后期特效。特效也要消耗很多时间。后期特效的制作和选择和编辑是同时进行的。

你采用什么方式备份?
我两年前第一次买单反开始拍摄之后,我记得我在泰国拍摄,当时是一个中国节日,我拍到非常好的镜头,然后不小心把这个文件删掉了。当时我以为我还有这个文件……这就没有录像带安全,录像带要擦除非常困难,可以很安全的保存。
一般我会把所有拍摄的东西保存到2个硬盘里面。(-旅行中你会携带两个硬盘?)-是的,我在一个硬盘上存好之后,有时间的话我就会马上把数据转移到第二个硬盘里。这样也会防止东西丢失,被偷等等,因为有些国家小偷还比较猖獗的,所以你不得不做好备份。有些时候我会把第二个硬盘交给另一个人保存,比较靠谱的人,仅仅是为了保险,尤其是在穿越一些国家的边境的时候,比如哈萨克斯坦过境时候就比较忙乱,我把握的所有摄像机分开了,我有5台摄像机,其中一台是SONY-HXU是个变焦的摄像机,还有一堆麦克风,还有一些GoPro,我得把这些设备分开给几个人,以防我入境时有麻烦(可能是因为国家情况和政策对外国摄影师比较谨慎),这时候我就得把文件分别存放到其他人的硬盘里,谁也不想把这东西丢了
pi5
你觉得拍摄制作滑板视频中最重要的事情是?
我觉得要拍摄要有持续性, 比如只是拍线,或者只是在晚上拍摄...可能开始的时候你是copy别人的东西, 但是慢慢的你发挥你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你自己的风格和技术. 创造力和持之以恒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.

谁是你最喜欢的摄像师?
影响最大的应该是franch fed,他以前曾经拍摄过cliche的影片。我曾用过Sony Super8拍过很多,我特别喜欢,他的拍摄给了我无数启发。以前Foundation的Video里面有很多他的片段。Foundation 90年代末那部影片中,还有Cliche的片子让我注意到super8。他总是在创造新的东西。
现在我也有很多非常仰慕的摄像师,还有很多摄影高人,我会仰慕更多的摄影师,比如Eric Larfock

最喜欢的滑板影片?
有点讽刺,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on videos,有很多纪录片;还有411的around the world栏目,我就是从学他们开始的,分上下集,kenny Reed也在里面,大概2000年的时候他去的印度。那个时候这个节目绝对是启发了我很多。比如我之前提到的cliche视频和一个Alien Workshop的什么片,然后Habitat的video总是让我很兴奋,在这很难选出一个最喜欢的。

以前很多滑板video还是用16mm拍摄的,但是现在?
是的现在没有预算给16mm了,就像是skateboard mag,thrasher,skateboader这些平面杂志也都没有费用给胶片的摄影作品了,所以现在全部数码;你记得Birdhouse的《The End》?那里面几乎都是16mm的片段,那真是太疯狂了,这可是超多钱烧进去了。

你最喜欢的滑板城市?你全世界走过太多的国家了,你拍了很多的滑板地点,哪个是你最喜欢的?
我得说纽约,这里可以说是我的家,而且我喜欢在那里拍摄滑板因为有很浓郁的艺术氛围,尤其是布鲁克林,在夜晚的布鲁克林。我在纽约长大,纽约一直影响着我所以纽约是我最喜欢的城市。食物等等,那里是我的家

第二个我得说巴塞罗那,实话实说,我没办法说我最喜欢的城市是巴塞罗那,我在那里住了一年就呆够了,我也没学西班牙语所以也没有很好的融入,但那里有一些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地点

第三个我得说深圳,深圳棒极了,说实话比广州要好,我想广州只是更新鲜一点而已,我还记得PlanB那些人来了深圳走在人民南路那边,然后就是看这有一个能滑的这也有这也是这也是这还是,地点多到眼花缭乱,甚至说,“我们为什么要去广州我们就应该在深圳!”我说,“是啊我早说了”,我跟领队的说了,我们就去深圳,因为这些人肯定在那玩美了。特别是深圳有一些波浪型的滑板地点,那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滑板地点了。
是的,纽约,巴塞罗那,深圳……啊,北京和上海也非常好,我喜欢北京

Post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WE SKATE NOT TO CHANGE THE WOLRD BUT STAY TRUE TO OURSELVES

UPCOMING

FOLLOW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