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dustry 滑板产业 - KickerClub - Page 5

摄像师对自己的视频素材永远如视珍宝,他花费数不清的时间和努力才拍下了这个动作,仅仅是付出的劳动就已经很值钱了。更不要说如果一个公司想拿去商用和获得播放版权。但大公司最多也就几百块费用,Roger Bagley 表示想在滑板产业纯靠自由职业赚钱谋生?简直艰苦卓绝!你必须和滑板公司或者媒体合作,并合理索取费用。

1996 年,中国首部滑板电影「滑板梦之队」横空出世,电影从一个魔幻的梦中场景开始,讲述三个普通学生因为喜爱滑板而组建滑板队,在经历一系列问题和烦恼后,获得滑板及自我提升的故事。

滑板人对滑板杂志有着特殊的情感,显示器上的图片始终无法比拟实体印刷品。

滑板存在什么世界之巅吗?可能永远会有传奇人物,眼花缭乱的动作,更大的地形,作为极限运动,存在边界框线就不对了。

如今滑板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,在电影里、电视里、广告里、商店里,还有你的手机上,只要你留心观察,随时都能见到滑板的影子。

有火就有烟,有水就有滑板地形。在 on a day with no waves(风平浪静的日子里)冲浪逐渐孕育出了滑板文化,这个伟大发明要归功于海滨城市的浪人们。

就像我们三个月前听到的那样,Transworld Skateboarding(TWS)已经停止印刷纸质版杂志。取而代之的是 Men’s Journal 杂志。

曾几何时,淮海中路 717 号的 Nike 体验店橱窗中还挂着「上海没个够」的广告标语,而现在,这里却对滑板说:“够了!”

今天的滑板面对世界有绝对的自信和充满底蕴的历史文化,除了新起之秀,世界上还有很多传奇滑手和经典滑板品牌。

尽管我们声称滑板教会了我们所有的生活技能和知识道理,但财政管理显然不在其中。大多数有赞助的滑手(PRO/AM)都只是花了很多时间来赚取支付基本生活费用的钱,结果发现自己有一天要被迫再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,并想着如何不再靠“滑板工资”来维持生计。